[ 會員#18640 ] Wai
頭暈浮下浮下頭重腳輕
病患者男 - 41歲
醫生你好,本人四十一歲,由今年一月頭開始有頭暈,感覺似在船上,浮下浮下,頭重腳輕,但生活一切正常,踢足球也無問題,並無其他不適,請問究竟是什麼原因?(十多年前也試過一、兩次,但持續不久便消失了,不過今次比較長,而兩年前因耳鳴問題做過腦部磁力共振,亦無什麼異常。)
醫生你好,本人四十一歲,由今年一月頭開始有頭暈,感覺似在船上,浮下浮下,頭重腳輕,但生活一切正常,踢足球也無問題,並無其他不適,請問究竟是什麼原因?(十多年前也試過一、兩次,但持續不久便消失了,不過今次比較長,而兩年前因耳鳴問題做過腦部磁力共振,亦無什麼異常。)
戴鏗晉醫生回覆: [ 17/03/2019 ]
多謝閣下的查詢!
頭重腳輕般的頭暈成因可以很廣,高血壓、糖尿病、耳水不平衡、腦部疾病、頸椎移位等都可導致此症狀。請問閣下之前除耳鳴外,有沒有其他健康問題?如有,這可導致你有頭暈的症狀,例如:如果有心血管疾病或高血壓,在轉換姿勢時(如:由坐姿到站立)有機會血壓來不及調整,因此感到頭暈。另外,某些藥物可能有頭暈的副作用,請問閣下有沒有平日一直服用某些藥物?因為沒有足夠的資料及您的詳細病歷作分析,所以只能提出一些問題供您參考。
閣下可回想兩次事隔多年的頭暈經驗有什麼共通點(如:事發前曾做過什麼一樣的活動、身體狀態等)和不同之處 (如:最近頭暈發生的頻率是否比十年前頻密? 最近每次頭暈的時間是否比十年前長?)。如情況越趨嚴重,影響日常生活,建議閣下可找信任的家庭醫學專科醫生作初步評估,再由他轉介到合適的專科醫生。
最後作溫馨提示:
1. 在頭暈時,請先到通風良好、舒適的環境中補充水份,休息片刻。
2. 見醫生時,記得詳細描述頭暈的症狀、特徵、時間長短,以及當時併發的症狀,同時攜帶平時服用的藥物給醫生參考
祝您早日康復!
戴鏗晉脊骨神經科醫生
頭重腳輕般的頭暈成因可以很廣,高血壓、糖尿病、耳水不平衡、腦部疾病、頸椎移位等都可導致此症狀。請問閣下之前除耳鳴外,有沒有其他健康問題?如有,這可導致你有頭暈的症狀,例如:如果有心血管疾病或高血壓,在轉換姿勢時(如:由坐姿到站立)有機會血壓來不及調整,因此感到頭暈。另外,某些藥物可能有頭暈的副作用,請問閣下有沒有平日一直服用某些藥物?因為沒有足夠的資料及您的詳細病歷作分析,所以只能提出一些問題供您參考。
閣下可回想兩次事隔多年的頭暈經驗有什麼共通點(如:事發前曾做過什麼一樣的活動、身體狀態等)和不同之處 (如:最近頭暈發生的頻率是否比十年前頻密? 最近每次頭暈的時間是否比十年前長?)。如情況越趨嚴重,影響日常生活,建議閣下可找信任的家庭醫學專科醫生作初步評估,再由他轉介到合適的專科醫生。
最後作溫馨提示:
1. 在頭暈時,請先到通風良好、舒適的環境中補充水份,休息片刻。
2. 見醫生時,記得詳細描述頭暈的症狀、特徵、時間長短,以及當時併發的症狀,同時攜帶平時服用的藥物給醫生參考
祝您早日康復!
戴鏗晉脊骨神經科醫生
Ms. Tara Chan : 懷疑坐骨神經痛
病患者男 - 50歲 戴醫生, 你好 請問如果由 Pat Pat 痺痛到去大腿至腳趾, 站立一段時.......Will : 長期腰背痛
病患者男 - 51歲 戴醫生你好,長期腰背痛,但x光照到腰骨冇問題,究竟乜嘢原因?有冇這樣的病例?.......Ca ca : 背脊骨痛
我前幾年發現腰後面背脊骨有一節按下去係痛既 我冇理會,最近,心口後面既脊骨有一節按下去都痛,仲有接近頸脊骨都.......Eddie Wong : 頭被肩部拉扯偏側
我家人 61歲,女士,四個月前覺得頭部經常被肩膊肌肉拉扯而偏側,感非常不適, 睇過西醫同照X-光,發覺骨骼正常.......Vicky Ho : 腳痺
病患者女 - 50歲 去年9月開始右腳痺, 最初由腳板向上痺, 依家去到腰全隻/左右腳都痺, 睇左好多中.......Tai Yuk Chun : 十指痲痺 屈曲痺痛
今年6月經磁力共振證實頸有三節,腰有一節椎間盤突出,所以引致有晨彊,十指痲痺,屈曲痺痛,下樓梯膝頭腳跟的筋抽住.......Victor lui : 股骨痛及腳趾痛 -怪病
大約已两年了。初時以為是坐骨引起 看了 中医針灸推拿 腦外科 骨科 疼症科 脊医 均未能找出原因 。現在主要.......Wai : 臀部至大腿痛
病患者女 左邊臀部至大腿痛 行路酸痛 點解呢?如平睡一晚會好些 但行下之後 或放工回家又好痛 吃止痛藥都.......carol : 肩同鎖骨好痛
病患者女 - 33歲 上個月突然鎖骨窩痛,跟著睇中醫話條筋問題針灸敷藥都唔得,今個星期睇佐街症醫生初步檢.......iwin : 腰肌问題
病患者女 - 40歲 醫生你好!從2014年因為一次長時間開長途車以後。就開始由腰3到股底開始大片的痛,....... 發出提問使用細則
致戴鏗晉醫生 提問